治疗:当前对于RVH的治疗主要有3种方法,即内科治疗,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(PTA)及外科治疗。内科治疗为二线治疗方法,这是因为大多数肾血管病变不断进展,不能防止缺血性肾功能减退。尽管
血压控制很理想,但对病程进展无影响,因此,病死率较高。PTA对于血管壁发育不良,效果较好,特别是球囊扩张为首选方法。PTA失败,PTA后病变复发,PTA并发症,如内膜撕裂,血管破裂及栓子脱落等常需外科干预。另外,双侧肾动脉严重狭窄或孤立肾
肾动脉狭窄,也需外科治疗,这不仅是为了控制
血压,而且为了保护肾功能。动脉粥样硬化的外科治疗受患者年龄及肾外血管病变限制,除肾动脉主干中段非常短的粥样斑块处,PTA对动脉粥样硬化效果也不好。对于全身广泛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,可考虑内科治疗。
1.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的适应证包括以下患者:等待血管成形术或血管重建术者、拒绝外科治疗者、不能耐受手术及手术治疗无效者。内科治疗的药物有CEIs(转换酶抑制药)、?-
肾上腺能受体阻滞药、钙通道阻滞药以及血管紧张素?受体拮抗药。特别是CEI降压效果很好,但是它很难阻止肾功能恶化以及肾动脉完全闭塞。钙通道阻滞药可使入球小动脉扩张而维持肾小球滤过率,可单独应用或与CEI合用。总之,治疗时需仔细监测肾功能及
肾脏大小。
2.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(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PTRA)
PTRA的最佳适应证为纤维
肌肉发育不良及单侧非僵硬非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,另外也包括动脉炎,PTRA 后病变复发以及血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。禁忌证主要是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,从主动脉开始,上升到肾动脉入口处。其次是动脉完全狭窄及多个动脉分支狭窄,特别是狭窄位于血管分叉处。PTRA的优点是不用
全身麻醉,病死率低,住院时间短或不用住院。对于肾动脉管壁发育不良,疗效可与手术相媲美,Sos等报道治愈率为60%,改善率为35%及7%的失败率,其并发症约为13%。常见并发症为肾动脉内膜剥离、
血栓形成、肾节段性梗死 、穿刺部位血肿形成及个别脑血管意外或
心肌梗死发生,不过大多并发症不致命,不导致肾功能丧失。近年来发明了肾动脉支架,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新技术。它使PTRA适应证拓宽,最开始应用于动脉僵硬性狭窄,常规PTRA失败及PTRA时内膜撕裂。复发性
肾动脉狭窄(RAS)和肾动脉开口部狭窄也是安装支架的指征。另外,经皮腔内激光血管成形术(PTLA)已用于
冠心病的治疗,经皮
腔内超声血管形成技术(PTUA)用于周围动脉闭塞的治疗已获成功,此两种方法可望用来治疗RAS。
3.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措施包括肾血管重建术、自体
肾移植、
肾切除及
肾部分切除术,后两种方法应用越来越少。手术适应证为双侧
肾动脉狭窄,孤立肾
肾动脉狭窄;PTRA禁忌的肾动脉闭锁、僵硬性狭窄、长段狭窄、开口部狭窄;PTRA失败、PTRA后病变复发以及PTRA并发栓子脱落,血管破裂等。以下重点简述几种血管重建术及自体
肾移植。
(1)肾动脉内膜切除术(endarterectomy):这是传统方法,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,将粥样斑块及与之附着内膜和中膜一并切除,由于易形成血栓及重新狭窄,该术式已很少应用。
(2)
肾动脉狭窄切除术(excision of stenosis of renal artery):对于较短的局限的动脉管壁发育不良,可将此段切除,重新吻合。如缺损段过长,无法端端吻合,则中间可移植一段自体血管或人工血管,由于可再狭窄,此术式多被主动脉-肾动脉旁路手术替代。
(3)主动脉-肾动脉旁路手术(aortorenal bypass graft):此术式应用广泛,适用于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各种病变,特别适用于肾动脉及其分支长段或多节段纤维病变。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均较好,肾动脉病灶切除后,将移植血管一端与肾动脉作端端吻合,另一端与主动脉作端侧吻合。也可不切除病灶,将移植血管分别与肾动脉扩张处及主动脉作端侧吻合。前一种术式效果较好,因为端端吻合保证最好的层流状态,移植血管可为涤纶人工血管、自体动脉(髂内动脉与脾动脉)及大隐静脉。对于儿童而言,髂内动脉移植最好,因为其与肾动脉大小相配。不足之处是在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时髂内动脉常最早被累及。另外,由于其较短,将其移植于肾动脉与主动脉之间,有时存在技术困难。而对成年患者而言,大隐静脉最常用,大隐静脉的缺点是有时可形成
动脉瘤。如大隐静脉不能用时,可用头静脉。人工血管由于早期易形成血栓,没有大隐静脉应用多。
(4)肾动脉再植术(renal artery replacement):适用肾动脉开口部异常,或病灶离主动脉较近。病灶切除后,将肾动脉远端再植于腹主动脉壁上。
(5)脾-肾动脉旁路手术(spleenorenal bypass):适应证是左
肾动脉狭窄,而腹主动脉弥漫性粥样硬化或
血栓形成;或者患者既往腹主动脉-肾动脉重建术存在困难。切除病灶,将肾动脉远端与脾动脉近端作端端吻合。只要病人既往无胃手术史,就可不必作脾切除,其血供由胃网膜左动脉及胃短动脉保证,偶见脾动脉不够长时,可移植一段大隐静脉。禁忌证是脾动脉病变,
胰腺炎高危人群及
胰腺假性囊肿。
(6)其他旁路手术:右
肾动脉狭窄,如腹主动脉广泛粥样硬化或腹主动脉有手术史,或腹主动脉完全栓塞时,腹主动脉-肾动脉旁路手术有困难,可行肝-肾动脉旁路手术,胃十二指肠-肾动脉旁路手术,肠系膜上动脉-肾动脉旁路手术,胃十二指肠-肾动脉旁路手术及髂内动脉-肾动脉旁路手术。其中肝-肾动脉旁路手术效果较好,胃十二指肠-肾动脉旁路手术较适合于儿童。
(7)自体
肾移植(renal autotransplantation):不能进行原位肾血管重建术者,可考虑自体
肾移植,切下
肾脏,低温灌注与保存,进行体外工作台手术(workbench surgery),运用显微外科技术,分离肾动脉及有关分支,去除病灶,修补血管,将
肾脏移植于髂窝或肾窝。
外科治疗的效果与病人的选择、手术方式及手术技巧有关。Libertino等在过去25年内,对500多例RVH患者进行各种外科手术,1年后
高血压治愈率达72%,改善率达25%,仅3%的人无反应。其中管壁发育不良的手术治愈率达88%,动脉粥样硬化为66%。比美国联合试验组1975年报道的效果要好,他们的治愈率与改善率低共计为66%,失败率为34%。
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
出血与
血栓形成。吻合口破裂引起大
出血较少见。由于吻合口附近的血管病变或手术操作引起。在全身
肝素化时,prolene缝线可减少吻合口
出血。术后24h
出血可来自副肾动脉及
肾上腺静脉,与解剖困难有关。迟发性
出血发生于腹主动脉-十二指肠动脉旁路手术后人工血管腐烂。使用自体移植血管,合成缝线以及填塞大网膜可预防。
术后肾动脉
血栓形成最为常见,特别是移植涤纶人工血管及动脉内膜切除时最易发生,多发生于术后早期,较难发现。当
肾脏由自身动脉及旁路移植血管双重供血时,更难鉴别。危险因子包括内径小的涤纶人工血管、缺血肾的肾动脉壁变薄、肾内高阻力、脾切除后高凝状态及术后低
血压或低血容量。当术后不能解释的持续
高血压或
血清乳酸脱氢酶高于1000时,可行DSA检查,了解旁路通畅情况,主动脉有无
血栓形成及主动脉有无斑块脱落或胆固醇栓塞。四肢末端
血管栓塞不常见,但是有预兆的并发症,发生于主动脉阻断或开放时,全身
肝素化可预防,术中应暴露腹股沟及下肢,以便观察主动脉开放循环后肢体颜色及
脉搏的变化。
大隐静脉及髂内动脉移植时,可形成
动脉瘤样扩张。可能与吻合处狭窄有关。不过未见扩张静脉破裂的报道,大多数人仍维持正常
血压及肾功能。
另外,成功的血管重建术后早期仍可发生持续
高血压或
高血压危象,当排除术后补液过度,低体温致血管收缩及切口
疼痛等因素时,可用降压药物治疗,不过要警惕旁路血管狭窄或栓塞。某些病人术后数周,甚至数月仍有轻度
高血压,可选用合适降压药,并逐渐停止。其他并发症如脾损伤,
胰腺损伤也有报道。
出版社:人民卫生出版社
作者:王国民(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)
】描述为:"> 肾血管性
肾动脉狭窄以及
肾动脉狭窄段切除吻合术,血管壁成形术(用人造血管片修补和扩大血管腔),搭桥(或旁路)手术,即将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连接于肾动脉和主动脉之间。
(2)自体
肾动脉狭窄可使患肾功能受损,在严重
高血压时可对两肾都有影响,切除患肾要慎重。过去采用开放
肾切除术,近年常采用
腹腔镜肾切除术。
治疗方案及原则
1.内科治疗
(1)指征:不宜或不能做手术的病例。
(2)药物:钙拮抗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、利尿剂、受体阻滞剂、血管扩张剂等。
2.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(PTA) 目前一般倾向于首先采用PTA治疗RVH,如效果不佳或失败时,再行手术治疗。
3.外科治疗
(1)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:适用于肾动脉开口或近端1/3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内膜增生病变。
(2)旁路手术:适用于
肾动脉狭窄伴有狭窄后扩张的病例。
(3)脾一肾动脉吻合术:适用于左
肾动脉狭窄性纤维
肾动脉狭窄段切除术:适用于肾动脉局限性纤维
肾动脉狭窄长度超过2mm的病变。
(6)肾动脉再植术:适用于动脉开口异常或。肾动脉开口水平的腹主动脉内有斑块硬化病变。
(7)白体
肾移植。
出血、血肿,动脉内膜损伤内翻梗死及
血压有效率为86.7%~100%,
血压高于上肢者;
②肾血管病变复杂,如多分支病变,需离体修复(bench surgery)的。
取下
肾动脉狭窄侧
肾脏反而轻于健侧,故切肾时应慎重考虑。
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
①病变性质:FMD效果最好,AS最差。
②
高血压时间:越短越好,1年以内较好,4年以上较差。也有报道病程<10年的疗效显著好于>10年的。
③
高血压程度:收缩压轻中度升高的疗效较好。
④患者年龄:年轻者较年老者疗效好。
⑤动脉狭窄严重(≥80%)者疗效好。
⑥肾动脉开口处狭窄者疗效较差。
⑦狭窄段短的肾动脉主干病变比多分支病变疗效好。
⑧肌丙素试验阳性者疗效好。
⑨单侧病变,对侧肾功能和
肾血流量正常,外周PRA高,两侧肾静脉
肾素活性比值在1.5以上疗效好。
治疗流程 (图36-2)